“扬美古风”——扬美古镇,古镇始建于宋代,当时主方圆近百公里的商品集散地,也是辛亥革命党人黄兴、梁列亚进行革命活动的根据地。全镇面积6.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300多人,是座美丽的千年古镇。如今保留较为完整的有清代一条街、明朝房屋、魁星楼、黄氏庄园等。 “龙潭夕照”——扬美八大景点之一,是左江水在扬美河段较弯处形成的一个河湾。河湾旁有一大棵蓉树,分两大叉,平行向前伸延,下面顶着一石柱子,仿若两条龙在飞舞,大的龙皇,小的叫龙妃,故称龙潭。站在龙潭边举目远眺,扬美湾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每当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绿水映着翠竹,满眼苍翠,让人留连忘返。 “金滩月夜”——在扬美古镇对面,是一较大规模的沙滩,上半滩为半沙半石,呈棕黄色或淡黄色,在月光的映照下则呈淡淡的金色。下半滩却是很白的细沙,曾有诗云:月夜沙舟美,渔灯到处明,江心淳朗月,水面丽繁星。”“滩旁翠竹舞,水边白鹭嬉”,从中可见金滩夜景的美丽。 “下楞街楼”——下楞民族村与扬美古镇隔江相望。如今保留完好的清末民初108间骑楼,形成一条骑楼街,为世人所罕见。全村有一街八巷九码头,曾是左江流域四大古埠之一。村旁岸边奇石林立,“抬头狮子低头马”、“铁蛙守关”等奇石比比皆是,“辰亢金龙”街牌古色古香,斑驳的墙体记录下楞悠久的历史。下楞村民族文化底蕴浓厚,逆水划龙舟比赛、唱山歌、吹无孔笛等传统文娱活动常年不断,被誉为“龙舟之乡”。
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Guangxi Museum of Nationalities)是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是一座自治区级、全民所有、公益性、专业性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兼顾对广西周边省份各民族以及东南亚各民族的文化研究、文物资料收藏和宣传展示。 在南宁市民族大道。1954年建馆,1978年新建陈列大楼。面积1.29万平方米。建筑立面对称,造型庄重,轮廓分明,美观大方,通透简洁,具有中国南方建筑风格和民族形式。有“广西古代铜鼓展览”,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珍贵文物,是研究古代南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重要的实物资料。
走进广西科技馆
广西科技馆,于2006年3月立项,12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465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988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位于南宁市民族大道,地处广西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毗邻民族广场、广西人民会堂和广西博物馆等重要公共设施。 以"探索 科技 创新"为主题的广西科技馆,对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化的科普场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成为广西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广西的窗口,也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科技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平台。 广西科技馆建成于1983年,此后20余年间,始终以普及科学技术为己任,历经风雨,矢志未移。至新世纪初,全国科技新馆,如雨后春笋再现新观,此间恰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盛世庆典,多项重大惠民工程纷纷兴建,借此东风,广西科技馆得以拆旧重建。2006年12月28日新馆在原址破土,历时两年,2008年12月5日落成开馆,新馆既成,气势恢宏,巍然大观。 新馆建成之初,为书馆名,几经研论,于中国石都柳州觅得红水河巨石一樽,重达七十吨,长过八米,高三米有余,石呈青绿色,近观似有香雾青霏,祥云浮现之姿,远瞻则有青龙盘踞之态,无须雕凿,浑然天成,置于新馆入口浅池,池中粼波映衬,蔚为壮观,尤与场馆相得益彰,巨石上书烫金行楷大字“广西科技馆”,并配以壮、英两种文字,是为广西科技馆馆石。
走进南宁动物园
南宁动物园离南宁市中心稍远,位于南宁市最宽阔的道路—西乡塘大道中段,在广场乘四路公共汽车可到达。动物园占地四十多万平方米,园内有起伏的坡丘,迂回的湖泊,葱翠的竹木,其间错落有致地建有熊猫馆、大象馆、狮虎山、豹子房、河马馆、海豹池、长颈鹿馆、斑马场、蛇馆、鸟舍等式样各异的兽舍禽馆,令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更有趣的是这里的许多动物实行笼外放养,游人可亲手喂食小白兔,逗弄小山羊,与孔雀一起漫步,让鸽子停在掌心,深得人与动物和平共处之乐。